1. <sup id="ebqcj"></sup>
      <ruby id="ebqcj"><option id="ebqcj"><menu id="ebqcj"></menu></option></ruby>

        <sup id="ebqcj"><small id="ebqcj"></small></sup>
          <menuitem id="ebqcj"><acronym id="ebqcj"><optgroup id="ebqcj"></optgroup></acronym></menuitem>
            1. <ins id="ebqcj"></ins>
              1.   
                中文版  |  蒙文版
                當前位置:首頁>工作報告
                日期:2023-02-01 11:39  來源:臨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錄入:web  
                    
                2022年臨河區政府工作報告
                 

                ——2023年1月10日在臨河區第十八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臨河區人民政府常務副區長  藺曉東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臨河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22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是極不平凡、極其艱難、極為難忘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多輪沖擊,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圍繞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全區經濟社會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高質量發展態勢。

                這一年,我們保持定力,在推動經濟轉型中壯大了臨河實力。全面落實國家、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新增減稅降費、留抵退稅、緩繳稅費8.1億元,辦理延期還貸11.5億元。實施重大項目49項,完成投資69.2億元,引進國內到位資金32.1億元。加快化解政府隱性債務,完成清理拖欠民營企業欠款年度任務。妥善處置國有企業金融風險,積極防控房地產企業履約風險,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3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4億元,固定資產投資81.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5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9956元、26463元,成功入選西部百強區。

                這一年,我們先行先試,在推進鄉村振興中提供了臨河經驗。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穩步上升,全區糧食播種118.6萬畝;新建高標準農田23萬畝,新增流轉土地13萬畝,落實訂單種植123萬畝。有序推進25個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君牛萬頭肉牛園區建成投運,奶業振興產業園進展順利,奶牛存欄2.5萬頭,日產鮮奶143噸以上。實施整村推進標準化肉羊養殖,肉羊飼養量達到580萬只以上。獸醫社會化服務工作入選自治區試點名單。新增“二品一標”和“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9個,納入國家追溯平臺企業45家。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健全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機制,新識別監測對象做到應識盡識、應幫盡幫;鄉村特色產業和村集體經濟持續壯大,新建太陽能儲熱(石墨烯)溫室、肉?!巴泄艽B”等項目12個,真正讓群眾脫貧不返貧,日子更紅火。改造農村危房87戶,新改擴建農村公路229公里、改造危橋46座;襯砌支渠31.4公里,更新改造農村飲用水管網1425公里;創建自治區級鄉村綠化美化示范村16個,完成綠化造林7.5萬畝,鄉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十強鎮、百強村、千強戶”示范創建活動深入推進,雙河鎮進步村被評為2022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國家級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村綜合性改革等工作創新開展,新華鎮數字化服務管理指揮平臺在18個國家試點中領先,新華鎮新豐村入選2022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億元村名單,瘤胃膠囊入選國家農業“火花技術”成果庫,牛瘤胃膠囊使我國成為繼美國、德國、韓國后第四個攻克相關技術的國家,羊瘤胃膠囊成為了世界第一,巴彥淖爾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獲國務院正式批復。

                這一年,我們精準發力,在加速工業振興中出了臨河模式。圍繞“7+4”工業產業體系,全要素跟蹤服務、全周期協調推進、常態化工作調度,實施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45項,完成投資25億元,大北農飼料加工等5個項目建成投產,聯源熱電、鹿辰飼料等12個項目完工在即,華北油田轉運站、聯合站、包銀高鐵等12個項目加快建設。成功引進“三一”零碳產業園、龍騰光熱儲能設備生產等項目,為建設新能源裝備制造集聚區奠定堅實基礎。全力以赴助企紓困,幫助企業申報自治區扶持資金項目21項,爭取資金1825萬元,組織召開政銀企對接會4次,20家外貿企業爭取到普惠貸款8億元,被認定為自治區首批縣域外經貿破零增量示范地區。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9家,進入自治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錄8家、自治區科技型中小企業43家,新認定博士科研工作站3家。深入開展待批項目、閑置土地、沉淀資金、“半拉子”工程等“大起底”行動,盤活閑置資金5271.8萬元,兆鑫生物發電等5個項目復工復產。

                這一年,我們搶抓機遇,在實施城市更新中提升了臨河形象。圍繞“強基礎、惠民生、保穩定、優管理”工作目標,實施棚戶區、老舊小區、非成套住宅改造117.09萬平方米;打通陜壩路、光明街局部路段,新改建幸福路、光輝路等7條道路,G242國道與G110國道繞城線順利聯通,敷設雨水、污水、電力等各類管網65公里,北邊渠河道綜合治理及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基本竣工,成為最吸睛的城市新景觀新亮點,新建高鐵站站前綠地1處、口袋公園6個、微景觀10處。朗潤園、中遠睿城等15個房地產“三難”問題取得新進展,強力化解“回遷難”354套、“入住難”1074套、“辦證難”1868套,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解決。“久拆不動、拆而不凈”歷史遺留問題取得突破性進展,征拆主干街道尾留戶121戶。常態化推進“執法進小區”“門前三包”,累計解決群眾關切的問題2060件,街邊市場、馬路攤販全部入市經營,城區主次干道機掃率均達到95%,巷道清掃保潔實現常態化,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重新獲批“自治區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這一年,我們久久為功,在筑牢生態安全中做出了臨河貢獻。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挺在前面,堅決扛牢保護生態環境的重大責任。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全部清零;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按時序要求推進,督察組交辦信訪問題全部按時辦結。藍天保衛戰成果持續鞏固,大氣污染防治十大專項行動深入推進,實施平房區集中供熱改造2100戶、“煤改電”7225戶,空氣質量優良率為88.2%。持續加大河湖整治、管理、保護工作力度,累計巡河湖1302次,解決問題63個,河湖長制工作由“有名有實”向“有能有效”轉變,地表水斷面水質穩定達標,集中式飲用水水質達標率100%。臨河黃河濕地納入自治區重要濕地名錄。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深度節水控水扎實推進,農藥、化肥畝均使用量保持負增長,實現農業節水603萬立方米,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這一年,我們加大投入,在增進民生福祉中交出了臨河答卷。全年投入民生事業資金39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1%。建成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站)35家,改造農村幸?;ブ?個,城鄉三級養老服務網絡體系逐步完善。“雙減”工作成效明顯,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高考本科上線1480人,臨河一中被清華大學授予“生源中學”榮譽稱號;新改擴建臨河一中綜合樓、水源路治安幼兒園、水源路學校初中部教學樓,招聘優秀教師148名。嚴格落實不同階段疫情防控各項舉措,有效開展新冠疫苗接種和加強免疫接種,方艙醫院和核酸檢測中心建成運行,區人民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形成“十大中心+八個急救分站”的醫共體聯動平臺,筑牢了疫情防控的鋼鐵防線。發放惠民消費券1000萬元,拉動消費近3億元。舉辦“2022年中國旅游日”“冰雪嘉年華”等群眾性文體活動77場,黃河灣步行街入選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名錄、被評為自治區級旅游休閑街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四辦”改革深入推進,“一網辦”受理各類業務34.6萬件,“掌上辦”事項持續拓展,落地運行“一件事一次辦”139項,提供“幫您辦”服務事項174個。大力推廣政務服務事項“智能辦”“自助辦”,配備政務服務智慧終端21臺,舊城區新建24小時政務服務自助便民大廳。嚴格執行領導干部下訪、接訪、約訪制度,妥善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化解歷史遺留案件56件。充分發揮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指揮中心作用,調解各類案件7109件,調解成功率81%,開創了新時代“楓橋經驗”的臨河典范,金川街道獲評全國依法治理創建活動先進單位,狼山鎮富強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氨苯啤ぶ腔酃病奔涌鞂嵤?,刑事案件、侵財案件、盜竊案件分別下降19.6%、40%、37.3%。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取得新成效,黨的民族政策有效落實,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走向深入,金川街道金沙社區獲評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和“1+3+2”專項整治成效顯著,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總體平穩,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婦女兒童、殘疾人權益有效保障,紅十字、慈善、老齡等事業健康發展,統計、僑務、雙擁、氣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這一年,我們從嚴從實,在加強自身建設中展現了臨河擔當。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嚴格執行“第一議題”學習制度、“第一要件”落實機制。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修訂完善了《臨河區人民政府工作規則》《臨河區人民政府(黨組)“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工作制度》等,嚴格執行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應訴率保持在100%,有效促進政府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法治化。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結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293件,滿意率均達到96%以上。從嚴落實擔當作為、狠抓落實“五大行動”,積極推進廉潔政府建設,下大力氣解決“三多三少三慢”問題,干部隊伍工作作風、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區本級非重點、非剛性支出持續壓減。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的一年,歷程充滿艱辛,成就來之不易。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運籌帷幄、親切關懷的結果,是上級黨委、政府科學決策、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區委堅強領導、攻堅克難的結果,是區人大、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支持、通力協作的結果,更是廣大黨員干部和全區各族人民勠力同心、頑強拼搏的結果。一年來,全區上下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干事業,以“敢為人先、百折不撓”的精神破難題,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抓落實,干出了務實爭先的新風氣,干出了實實在在的新業績,干出了充滿希望的新前景!特別是在這場疫情大戰大考中,各級組織、各個部門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廣大黨員干部、社區(村)工作者不懼風險、沖鋒在前,廣大醫務人員、公安干警堅守崗位、勇挑重擔,廣大物業工作者、志愿者日夜值守、忘我工作,沖鋒在醫療救治、隔離轉運、核酸檢測、流調溯源、消毒消殺、社會管控的第一線,全區各族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打贏了多輪疫情防控阻擊戰,展現出堅韌不拔的頑強斗志和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

                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全區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向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所有關心、支持臨河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朋友們表示誠摯的敬意!

                各位代表,思危方能居安,知憂才能克難。我們在總結成績的同時,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農副產品優質不優價,大部分處在產業鏈、價值鏈低端;工業經濟體量小,創新發展能力不強,項目儲備、項目結構、項目規模對經濟增長的支撐力不足;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教育、醫療、衛生、就業、養老等公共服務與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還有差距;少數干部思想保守、作風不實,工作滿足于一般化,缺少精準精細、精致精到的認真精神等等。對這些問題,我們正在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力加快解決,決不辜負全區人民的期待。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義重大。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按照區委十四屆三次全會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工作思路和重點任務,不負今時、不誤今事、只爭今朝,全面開創各項事業新局面。

                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扣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穩中求進基礎上快進優進,以高質量經濟發展為中心、高水平生態保護為前提、高品質人民生活為根本、高效能社會治理為依托、高標準黨建為保障,圍繞市委建設四個區發展定位、兩個基地、四個集群主攻方向,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工業振興、城市更新,全力踐行擔當作為、狠抓落實五大行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巴彥淖爾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左右,其他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有效降低,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高。

                圍繞上述目標,我們將以“干就干成一流、做就做到極致”的精神,著力抓好七個方面工作:

                (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將“早干、實干、創新干、競爭干”要求貫穿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始終,以干在實處推動走在前列,實現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切實擔當起“鄉村振興、全年精彩”的責任使命。實施糧食安全工程。深入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整合各類項目資金,繼續加大補貼力度,種植小麥20萬畝以上,確保全區糧食總產量達到13.5億斤。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進一步加大統籌規劃、整體推進、規范管理力度,高標準新建2萬畝,提質更新16萬畝,新增耕地2%左右,提升耕地質量1—2個等級,實現“小田變大田”,推動“低產變豐產”。實施農田水利改造工程。堅持“四水四定”原則,實施“十四五”河套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項目,襯砌支渠28.8公里,配套改造建筑物130座;完成黃河臨河段險工治理3公里、引黃滴灌水肥一體化示范面積4.5萬畝,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施養殖富民工程。認真落實奶業振興相關政策,加快奶業振興各類園區建設,奶牛、肉牛飼養量分別達到3萬頭、3.5萬頭以上。新建規模肉羊養殖場20個,新增優質基礎母羊20萬只,肉羊飼養量穩定在600萬只左右。加快華蒙多羔肉羊種群繁育,建強富川肉羊養殖園區,延伸產業鏈條,真正打響“中國羊都”金字招牌。實施農業特色產業培育工程。鼓勵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高效設施農業,新改擴建設施農牧業園區、規?;B殖場14個,培育發展甜玉米、辣椒等特色產業,種植訂單辣椒10萬畝以上,把更多特色資源轉化為優勢產業。實施數字農業創新工程。加快數字農業建設,深入推進數字農業試點示范工作,建設市、區兩級“六新”科技園區20個以上。大力推廣瘤胃膠囊,形成一套可監管、可追溯、可對比、全生命周期監測數據系統,提速建設數字畜牧業全產業鏈技術輸出基地。實施農業園區建設工程。優化國家農高區空間規劃,精準高效推進萬畝設施農業、萬畝硬質小麥等十大科技成果示范園區建設;依托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等科研院校,進一步加強硬質小麥、肉羊、向日葵等技術創新中心建設,通過園區示范引領,將臨河建成集聚農、高、科三要素,具有國家影響力的“三區三高地”。實施鄉村人才回歸工程。堅持本土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選派100名農技專家直接服務農業生產一線,實施100名鄉土人才、100名電商人才培育計劃,回引一批優秀人才,培育扶持市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18家,建設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30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全部達到10萬元以上,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新改擴建農村公路235.4公里,改造危橋42座,完成安防工程50公里,堅持農業園區、旅游景區、工業園區建在哪里,公路就修在哪里的理念,加強鄉村產業路、旅游路、資源路建設,構建農村交通網絡新格局。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完成“煤改電”13119戶,改建室內水沖戶廁806戶,新建污水處理站2個、小型污水處理設施10個、垃圾焚燒爐5個,打造鄉村綠化美化示范村45個,完成綠化造林6.5萬畝,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二)全力推進工業振興,加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持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干就干成、干就干好”的決心扎實推進工業振興“十大重點工程”,大抓工業、大干工業、大興工業,建成并引進一批“含金量”“含綠量”“含新量”高的優質項目,全年引進國內資金35億元以上,推進工業重塑優勢、重振雄風。實施農畜產品精深加工工程。重點推動向日葵產業集群、河套特色小麥科創產業園區、辣椒深加工等7個項目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產業鏈長、集聚效應明顯的綠色農畜產品加工輸出基地。實施絨紡皮革產業提振工程。聚焦提高絨紡皮革產業層次,采用提質、補鏈、擴輸等方式,推動春雪羊絨、際華森普利等企業增產擴能,示范帶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想方設法把產品的增值收益留在臨河、把資源的潛力充分挖掘出來,激發絨紡皮革產業新活力。實施醫藥及生物技術產業擴能工程。大力發展成品藥、現代中藥、生物循環等產業,支持醫藥產業由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向成品藥和制劑延伸,加快推進聯邦制藥多殺菌素、他唑巴坦酸增產等7個項目建設,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實施石油產業配套工程。積極支持華北油田勘探開發,高效推進巴彥油田聯合站、轉運站、配套產業園等6個項目建設,主動開拓石油衍生配套產業,實現全產業鏈發展,為我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引擎。實施新能源產業開發工程。統籌風光資源開發、運維服務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發展,全力推進臨河熱電廠靈活性改造、屋頂分布式光伏等7個項目建設,培育光熱電站、試驗基地等,構建具有臨河特色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實施裝備制造產業推進工程。大力發展新能源高端裝備、氫能裝備、農業全程機械化裝備等產業,專班推進三一重能零碳產業園、龍騰光熱裝備產業園、新興際華空氣源熱泵等6個項目建設,積極推動中船重工、王寶強實業等裝備制造項目落地建設。實施新材料產業培育工程。緊跟新材料產業發展前沿,積極引進常州天合光能、內蒙綠匯、重慶墨希等企業,重點培育多晶硅、單晶硅、石墨烯等加工項目。建設國家級超低能耗裝配式建筑產業園,推動我區新材料產業全面起勢。實施工業數字化發展工程。大力支持規上企業利用工業互聯網、5G技術開展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推動瘤胃膠囊數字化、聯源熱電脫硝綠色改造等5個項目完工,讓數字技術通園區、聯設備、進企業、入車間,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實現更高水平發展。實施電網配套工程。加快推進臨河熱電廠、聯源熱電聯產、兆鑫熱電聯產等項目投產達效,新改建輸配電線路280公里,為全區項目建設提供充足的電力供應,使之成為臨河招商推介的又一張名片。實施倉儲物流工程。大力推動天賦河套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基地建成投運,啟動建設臨河區新型農畜產品物流園區,帶動農產品預冷、分揀包裝、初加工、冷鏈運輸、物流配送、電商平臺等產業快速發展,有效打通農產品銷售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三)高位推進城市更新,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堅持精心規劃城市、精致建設城市、精細管理城市,以“奮勇爭先、擼袖實干”的擔當深入實施城市更新“十大重點工程”,建設“一帶兩區一樞紐”,促進城市各類要素高效集聚,形成主體優勢互補、協調聯動的城市高質量發展布局。實施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重點推動解放街、臨陜路出口拓寬改造及豐州路、帥豐街等18條道路改擴建,同步敷設污水、雨水、給水管網,統籌推進環城管網、泵站、道路更新改造,打通城市微循環。實施公共建筑建設工程。加大城市公共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統籌教育科技、醫療衛生、文化體育、餐飲住宿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增強居民生產生活服務功能,積極爭取國家級“體育公園”等項目落地,加快黃河灣文旅產業園提標改造建設,推動馬文化產業園加快建設,新建封閉式便民市場2處,進一步完善社區便民服務設施建設,構建優質多元服務業新體系,因地制宜打造新型文旅商業休閑街區。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建設公租房278套,實施綠色家園等55個老舊小區改造以及大蘭廟橋北、恒豐糧庫東等3個片區1919戶棚戶區改造,進一步提升城市安居宜居水平。實施園林綠化工程。強化口袋公園、城市道路節點建設改造,新建清光園口袋公園,綠化道路節點5個,新增綠地5.47萬平方米,倡導綠色、循環、低碳生產生活方式,以點帶面提升城市生態建設水平。實施城市美化亮化工程。大力發展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統籌開展“城市傷疤”修復、基礎設施維護更新等行動,著重提高西區173棟、新華街兩側102棟、勝利路兩側56棟建筑樓宇顏值,扮靚城市“容顏”。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提質工程。鞏固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提標提質,實現垃圾分類全覆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城市管理、交通物流、市政服務等領域智慧化改造,建設高效順暢的物聯網體系,全面激發“街長制”“網格化”“物業現代化”管理等城市治理新活力,努力構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實施房地產項目開發工程。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精準解決“久拆不動、拆而不凈、建而不快”等遺留問題,完成征拆249戶,用好用足“保交樓”政策,全力推動河套郡、華盛園等項目建設,年內“入住難”“回遷難”“辦證難”問題清倉見底、應辦盡辦,保障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實施公共停車位建設工程。合理布局城市停車場、立體車庫,新增公共停車位4000個。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新能源充電站15處、充電樁515個,讓充電服務更加優質便捷。實施城市資源盤活工程。推動待批項目落地開工、“半拉子”工程重啟竣工、閑置土地盤活利用、沉淀資金科學使用,把“沉睡資源”轉化為資本資金,讓城市各類要素優化配置、高效利用。實施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全面加強管網、路網、橋梁、房屋、燃氣等隱患檢查檢修,加快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數據庫、監測平臺等建設,強化動態感知、監測預警、運行調度、聯動指揮能力,持續提升城市安全水平。

                (四)持續深化改革創新,激發發展動能活力。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難點堵點,精準施策、靶向發力,深入推進改革攻堅,進一步激活高質量發展潛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把精力放在創造環境、搞好服務上,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和“一門一窗一次”改革,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向鄉鎮、街道、村、社區延伸,讓更多事項網上辦、就近辦。深化“四辦”服務,推行“容缺審批+承諾制”辦理模式、“一項目一檔案一專班”代辦幫辦機制,推進12345政務服務熱線“一線通達”,讓群眾反映的事有人盯、有人辦。深入貫徹落實助企紓困各項措施,對企業“無事不擾、難時出手、有呼必應”。加快重點領域改革。“節骨眼”處用力,扎實推進各項改革試點工作,穩步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設施農業、?;铙w抵押、農業保險制度等改革,探索推進社會保險制度改革,以重點領域改革帶動全局發展。健全完善管理服務監管體系,聚焦鄉村振興、工業振興、城市更新三項“十大重點工程”,謀劃更多更新更實的工作舉措,力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臨河經驗和臨河模式。激活創新發展動能。依托“科技興蒙”行動,大力實施“揭榜掛帥”制度,著力推進關鍵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支持企業與高??蒲性核鶎?,建設創新平臺,開展產學研合作,推進重點產業層次和創新水平提升。持續加大研發經費投入力度,力爭新增市級以上創新平臺6家。

                (五)統籌推進生態建設,厚植綠色發展優勢。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實現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讓臨河生態顏值更高。全面鞏固環境治理成效。緊盯中央、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問題,進一步壓實整改責任,堅決整改銷號,嚴防問題反彈。持續加強大氣污染防治。鐵腕推進“揚塵治理”,落實在建工地、商砼站場、道路運輸等抑塵措施,重點抓好工業、燃煤、機動車等環保頑疾治理,持續推行秸稈燒、區域限時禁燃禁放等專項整治行動,推動空氣環境質量有效改善。持續加強水污染防治。推進水生態治理,抓好黃河大保護大治理、烏梁素海流域臨河段水生態治理等工作,切實加大排查治理及水域岸線管控,規范化建設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保障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持續加強土壤污染防治。認真落實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四年專項行動,建設治理示范點20個,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提高到42%,地膜回收率達到83%以上。全面開展污染風險源頭防控,嚴格執行環評審批和排污許可制度,規范處置固廢、危廢,推動固廢綜合利用。落實土壤重點監管企業污染防治責任,強化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助力推進鄉村振興。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和系統治理。全面落實林長制、路長制、河湖長制,推進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水系、重點路段配套綠化和環境治理工作,切實做好黃河國家濕地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進一步筑牢綠色生態屏障,讓藍天白云、水清岸綠、繁星閃爍成為常態,美麗城市與美好生活有機融合。

                (六)積極拓展外合作交流,建設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堅持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全方位拓展聯通內外、輻射周邊、資源集聚集散、要素融匯融通的全域開放平臺,推動臨河逐步走向開放前沿。提升對外貿易開放新高度。加快向北開放對蒙對俄投資合作,開展向蒙古國出口生活用品及果蔬類食品業務,大力推進國際營銷體系建設,促進外經貿高質量發展,實現出口總額3.2億美元、增長27%。深入挖掘“天賦河套”區域公用品牌潛力,建設一批對外合作交流平臺和載體。探索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支持葵先生食品公司建設全市首家跨境電商免稅體驗店,支持鼎業、關爾、迦南等成熟海外倉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公共海外倉,通過“跨境電商+海外倉”模式擴大跨境電子商務進出口,促進產品、倉儲、物流、管理等生產要素交流與合作。加快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積極推動“加工貿易+B?!毙履J?,將俄羅斯木材進口至B保進行保稅加工,將我區綠色農產品出口延伸到俄羅斯。全力推進臨河鐵路物流基地建設,打通鐵海聯運、陸海聯運、G242國道向西南開放通道,把臨河打造成為內聯華北西北、外聯俄蒙歐洲的區域中心城市和向北開放的重要節點城市。推動產業經濟與商貿流通創新發展。主動融入黃河“幾”字彎都市圈、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呼包鄂烏協同發展區,用足用好區域發展政策和協作交流機制,加強農畜產品加工、能源等產業協作,積極發展泛口岸經濟和“飛地經濟”,推動全區產業鏈供應鏈與國內大市場深度融合,促進“過路經濟”向“落地經濟”轉型。

                (七)力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堅持民生投入只增不減、惠民力度只強不弱、惠民實事只多不少,真正讓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在高質量發展中精彩綻放。持續抓好就業和人才工作。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面落實就業創業各項優惠政策,新增城鎮就業50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5000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700人。繼續加強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著力引進和培養一批臨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實現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持續打造優質教育。扎實做好義務教育“雙減”工作,全力創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合理規劃學校布局,選址建設明珠路學校和曙光中學,力爭水源路治安幼兒園、水源路學校初中部教學樓等建成投用,積極推動市四中、市四小、市四幼建設。繼續推行城鄉學校聯盟、大學區制管理體制改革,多渠道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規范發展民辦幼兒園。堅持高中多樣化發展,全面打造臨河一中教育品牌,持續推動臨河三中、田家炳外國語學校特色課程建設。持之以恒落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系列舉措,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公開招聘教師200名。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嚴厲打擊隱形變異等違法違規培訓行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持續加強健康臨河建設。健全完善區鄉村三級醫療服務體系,重點推進區人民醫院“智慧醫院”、東環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遷址改造、康復醫院搬遷置換、曙光鄉衛生院醫養結合等項目建設,全面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持續推動公立醫院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認真落實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各項防控措施,以“保健康、防重癥”為目標,發熱門診“應設盡設、應開盡開”,強化定點醫院重癥醫療資源準備,加快亞定點醫院改造進度,發揮醫共體牽頭醫院的作用,加強醫護人員的培訓,提高各級醫療機構救治能力,千方百計保障群眾用藥需求。實施“五級包聯”措施,切實做好65歲以上重點人群、兒童、孕產婦、殘疾人等群體的健康監測服務,有效提升農村地區防治工作水平,深入落實分級診療措施,關心關愛一線醫護人員,確保疫情防控“迎峰轉段”平穩有序,最大限度地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鞏固提升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做好迎接復審驗收準備工作。持續促進文化繁榮。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管理。著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新實施文化下鄉等惠民工程,扎實開展消夏藝術節、冰雪運動會等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繼續辦好“農民豐收節”“年豬節”“廣場舞大賽”等文化體育品牌活動;深入推進全民閱讀,打造書香臨河,培育發展數字文化產業。大力弘揚文明新風,推進移風易俗,積極開展“道德模范”“五好家庭”等文明創建活動,創建區級文明鄉鎮4個、文明村29個。持續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抓好城鄉居民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工作,力爭實現應保盡保,切實兜牢困難群體民生保障網。強化各項社會救助制度統籌銜接,努力讓每一位困難群眾受助及時、求助有門。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啟動區級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完善社區養老服務站點功能,不斷滿足群眾多樣化養老需求。加強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服務保障,支持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志愿服務、公益慈善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讓全區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持續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嚴厲打擊“黃賭毒”“食藥環”“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加強未成年人法治和心理教育。全力防范化解重點領域安全風險隱患,統籌推進各類專項整治行動,努力提升自然災害應對能力,全面構建“大安全,大應急,大減災”工作格局,進一步加強應急體系建設,堅決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認真落實《信訪工作條例》,強化信訪源頭治理,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面對臨河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歷史重任,我們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為主題的五大行動”作重中之重,“趕考”和“無我”的精神狀態,全力以赴抓貫徹、抓執行、抓推進、抓見效,切實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提高站位抓落實。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把學習宣傳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把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最大的“國之大者”,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專業訓練有機融合,教育引導干部不斷拓展思路、創新方法、提升能力,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區委重大決策部署,確保政令暢通、步調一致,在工作實踐中提升“政治三力”的實效性。

                依法行政抓落實。深學篤用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進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新發展階段持續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決策機制,深入推行政務公開,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建設更加公開透明的陽光政府。

                敢于擔當抓落實。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勇爭一流的奮斗姿態,敢闖敢試、敢抓敢管、敢作敢為,樹牢有解思維、數據思維、閉環思維,增強報賬意識、交卷意識、成果意識,堅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爭做一流”光榮使命,實干實績實效取信于民。堅持攻重點破難點,深入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攻堅行動,努力放大政策疊加效應,全面打通服務企業項目“最后一公里”。強力推進要事大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入學、就醫、養老等民生問題,努力使臨河的改革有特色、經濟有亮點、發展有成效。

                優化機制抓落實。創新完善分工負責、清單管理、協調配合、重點督查、問題整改、績效考核等機制,明確可量化、可考核、可驗收的具體工作標準,全面構建抓落實的閉環管理體系。建立健全獎懲激勵機制,壓緊壓實工作職責,形成“有崗、有責、有流程、有評、有獎懲”機制,細化落實正向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實干者撐腰,切實讓廣大干部認識到、體會到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全面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熱情。

                清正清廉抓落實。始終牢記“三個務必”,堅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持續深化干部紀律作風整頓,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教育引導政府系統干部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大力整治“三多三少三慢”、貫徹落實“七個摒棄”,持續為基層減負松綁,讓干部輕裝上陣,把時間和精力用在研究解決問題和抓落實上,認真做事,敢于定事,全力成事。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壓減一切非必要性財政支出,堅決遏制政府債務增量,以政府緊日子換取百姓好日子。

                各位代表!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任重道遠,實干為先。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我將無我之心謀事、以滿懷感恩之心干事、以責無旁貸之心成事,為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臨河力量!

                原文下載:臨河區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docx

                政策解讀:

                1、圖解臨河區政府工作報告①|2022年工作回顧

                2、圖解臨河區政府工作報告②|2023年怎么干?劃重點

                3、10個名詞解釋助你讀懂臨河政府工作報告



                 
                           
                主辦:臨河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承辦:臨河區政務服務局
                蒙ICP備13003680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1508020002    蒙公網安備:15080202000021號
                網站地圖    網站支持IPv6
                電話:0478-8526765
                欧美V亚洲V综合Ⅴ国产V|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精品福利久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1. <sup id="ebqcj"></sup>
                    <ruby id="ebqcj"><option id="ebqcj"><menu id="ebqcj"></menu></option></ruby>

                      <sup id="ebqcj"><small id="ebqcj"></small></sup>
                        <menuitem id="ebqcj"><acronym id="ebqcj"><optgroup id="ebqcj"></optgroup></acronym></menuitem>
                          1. <ins id="ebqcj"></ins>